公司事迹Company News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事迹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到底在哪?

发布时间:2021-08-30 17:39:37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去突破,这些难点既包括课程建设客观方面存在的原因,也包括主观方面的一些原因。对于这些难点的把握和分析,是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

 

(一)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难度

 

课程思政的难点首先在于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专业知识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求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真善美”的统一。

 

因此,知识领域的“真”如何融入“善与美”,成为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知识结构开始逐渐分工细化,伴随着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当今知识体系已经形成了专家体系垄断的局面。这一局面虽说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水平,提高了全人类的生活质量,但与此同时,知识的“传帮带”所呈现出的却是片面甚至狭隘的景象。

 

专业课的教与学由于各种公理以及定理的运用,逐渐掩盖了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人们逐渐淡忘了学习知识的初衷、价值和意义。新时代,随着我国逐步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整个社会凝心聚力根本内核的位置日益凸显,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专业课“求真”的全过程,将成为课程思政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简单的回溯价值追求与知识探索之间在人类萌芽时期就已存在的精神纽带,只能作为一个实践领域的基本出发点,而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能够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回溯各个知识体系的初心,切实做到从人文主义关怀的角度看待科学知识,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自的教学过程中去。

 

(二)发挥教师融合的纽带作用存在难度

 

课程思政最终要通过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对每一位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课知识,更要掌握每门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要处理好“知”与“德”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人才培养辩证法”中,蕴含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德”与“知”之间的辩证关系,“知”要有助于“德”的认识,“知”要服务于“德”的养成,因为“德”才是真知。

 

“德”不仅仅是品行和道德,对“德”的片面认识自然会妨碍课程思政的实践,每一位教师要从更广阔的领域认识“德”;“德”不仅仅体现着“公德”与“私德”,更在深层次体现着“大德”——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切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最终归宿都是为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而认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实际上也是为了更深刻地认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如同进化论催生了历史哲学一般,一切人类知识的有益成果最终都是为了服务社会。

 

因此,每一位任课教师要深刻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的目的,把握好“人才培养辩证法”,掌握“德”与“知”的辩证关系,有效防止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

 

(三)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与建构存在难度

 

课程思政要实现的目标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现实的工作中,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还难以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而且在协同育人机制的形成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淡”。

 

课程育人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统一”,这不仅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课程。“八个统一”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既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也不是孤立的一项活动,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项环节、各个方面,充分挖掘隐性元素,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

 

所以,教育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校的各单位部门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人或组织——都应该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摒弃偏见,打破壁垒,共同服务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其次,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粗”。在课程思政工作推进过程中站位要高,要始终牢记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践。

 

在具体实践中,课程思政又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途径和实施方法。目前,课程思政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完整的监督评价机制,还没有建构起完整、坚实的协同育人机制。

 

 

来源:教育部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