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事迹Company News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事迹

一键收藏|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发布时间:2021-10-22 17:32:05

​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主要方面、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活动的本领,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调控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以及运用教学媒介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
01
 
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是指认识、理解与把握教学活动基本元素(诸如任务、内容、对象等)的能力,包括理解专业目标及课程的能力、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分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
 
 
 
一、理解专业目标及课程能力
 
理解专业目标包括理解专业目标与教育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理解专业目标的表述形式;理解专业目标的作用。
 
理解课程包括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编制、课程实施。
 
广义的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具体学科,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逻辑学等。
 
课程编制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科学地编排课程并使之形成某种结构。包括确立课程目标和表述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包括:实施课程和进行课程评价。
 
教师要实施课程也要参与课程编制,所以必须具备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编制的能力。
 
 
 
二、了解教学对象能力
 
了解教学对象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自然状况、身心发展水平多方面了解的能力。了解教学对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前提。
 
了解教学对象的能力要求:了解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克服主观心理倾向,有客观的认知态度;要有明确的目的;掌握和运用可行的方法。
 
 
 
三、分析、处理教材能力
 
分析、处理教材能力是指教师准确地分析教材,合理地剪裁教材的能力。
 
广义的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阅读资料、活动指导书、教学音像资料和教学图表等。狭义的教材即指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获得教学信息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是学生教与学的基本依据。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涉及教学流程的诸多方面,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应当具有分析和处理教材的基本能力。表现为:
1.能分析教材的总体结构。
2.能分析教材的知识点。
3.能合理地处理教材。
4.能关注学科动态。         
 
教学设计能力
02
 
教学设计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能力、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一、设计教学目标能力
 
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指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通常是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表现在:遵循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了解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掌握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
 
 
 
二、突出重点、难点能力
 
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使教材的知识点错落有致,轻重有别,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接受有困难的内容。关键点,是指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本教材知识过程中那些起关键性作用的知识点。
 
 
 
三、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力
 
1.正确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主张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应注重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要求是:
 
(1)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应把知识传授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2)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应以学生独立地学习和研究为主要方式。
(3)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应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状态,学会学习为基本标准。
 
2.正确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某种教学观念主导下,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选择。教学策略有很多种,但是如何正确选择则是教学能力的体现。
 
3.正确选择教学方法
 
狭义的教学方法,即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任务的要求而采取的各种具体措施和手段。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教师自身的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四、编写教案能力
 
教案也叫课时计划,是教师对一节课的安排和设计。教师编写教案的能力表现:能准确设计教学目标;能合理设计教学程序;能恰当处理教学内容;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掌握教案的写作格式。
 
教学调控能力
03
 
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是课程实施阶段的能力要求,包括反馈教学信息能力、调控教学进程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一、反馈教学信息能力
 
(一)反馈教学信息能力的构成
1.及时掌握反馈信息
2.准确输出可靠信息
3.及时排除谬误信息
 
(二)反馈教学信息能力的培养
1.要善于观察,做出敏锐判断
2.要有较强的交流适应性
 
 
 
二、调控教学进程能力
 
(1)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
(2)适当地变动教学程序。
(3)合理地调整教学手段。
 
 
 
三、课堂管理能力
 
教师课堂管理的能力是指能够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能力。
 
(一)影响大学课堂管理的因素
 
影响大学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包括专家权威、人格魅力、有效的评价、角色权力等四个方面。
 
1.专家权威
具有课堂管理能力的教师都有专家权威,它是通过教师个人对业务的努力钻研获得的。具有专家权威性的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崇敬,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2.人格魅力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遵从、有序,有时也是因为教师具有人格魅力。
 
3.有效的评价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表现肯定和否定的结论,它是强化学生行为的有效措施。
 
4.角色权力
教师职业拥有一定的角色权力。学生会自发地遵从和接受教师的领导地位,尊敬教师,服从教师的要求。
 
(二)课堂管理能力的具体表现
 
1.恰当运用纪律
2.营造健康美好的课堂环境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课堂柔性管理的表现,教师应当具备这一能力。
首先,教师应具有与学生的和谐沟通能力。其次,建立友爱的同学关系能力。
4.教师善于自我管理
 
(三)课堂管理能力的培养
 
1.获得人际交往的知识
2.培养晓之以理的说服力
3.正确理解和扮演教师职业角色
 
教学评价能力
04
 
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指向于教与学两方面:一是指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一是指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
 
 
 
一、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判断能力。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能力体现:
 
(一)正确运用评价方法的能力
 
1.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的特点选用评价方法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是考查和考试。考查属于定性的评价方法,通常适用于无法定量考核或无需定量考核的学习活动。如观察、课堂测验、课堂提问、检查作业、写作论文、实践作业等等。考试是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评定方法。如口试、笔试、操作考试等。
 
正确运用评价方法的能力就是指教师能够从自身的教学要求出发,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以达到了解学生真实学习状况的目的。具体表现为:
 
(1)了解学生对教师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采用日常考查的方法。如:提问、检查作业、书面测验等。
(2)考核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采用操作考试的方法。如实习、实践活动,实习总结和实验报告。
(3)全面系统地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采用笔试的考试的方法。
(4)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课堂讨论、写作论文、开卷考试等方法。
(5)考核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采用口试的方法。
 
2.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评价方法
 
运用考查方法的能力要求:
 
①对考查的方法有正确的认识。
②能够恰当运用考查方法。考查分为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查。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写作论文、实践性作业等是考查的基本方法。
③能够探索考查方法的新形式。
 
运用考试方法的能力要求:运用考试方法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命题工作中。命题能力体现为:
 
(1)有效掌握命题的原则。既:覆盖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试题独立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信度、效度、难易度、区分度相结合的原则。
 
(2)正确选用考试类型。
平时考试是对学生进行的诊断性评价;集中考试是对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总结性评价;目标参照考试是为了评判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常模参照性考试是为了了解班级中学生的相对学习水平;笔试适应理论知识的考核;口试适应于深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操作考试适应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3)合理设计试题结构。
合理设计试题结构就是按照学生识记、理解、应用、综合等考核目标将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试题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
主观性试题也称作自由应答式试题,类型通常有论述题、论证题、演算题、简答题、应用题、作图题、概念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等。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能力水平。
客观性试题也称作固定应答式试题。类型通常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匹配题、填充题、改错题等。侧重于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
 
(4)掌握试题编制的技术和程序。
编制命题计划:将课程内容和考核的目标以二维坐标图的方式进行排列。一般横向表示每一章节的课程内容,纵向表示不同的考核目标。同时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权重、内容比例、题型、题目数量。
拟定考试题目:依照命题计划确定题型、题目数量、难易程度。
安排题目顺序:先易后难、先省时后费时、先客观后主观的顺序安排题目。
确定标准答案:确定出标准答案和评分的标准,供评卷参考。
进行分数分配:依照命题计划中的权重对每种题型进行分数分配,还要对每道题目作进一步的分值分配。
 
(二)客观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能力
 
1.合理运用记分方式
通常记分的方式有百分制、等级、评语三种方式。考查适宜采用等级制,考试适宜采用百分制,书面作业类的考核适宜采用评语。
 
2.恰当运用评分标准
应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和权重系数确定评分标准。评分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既要遵循标准答案,又不拘泥于答案。
 
3.及时整理评价信息
(1)信息资料归档。(2)绘制统计图表。(3)计算必要的统计量。
 
4.全面分析学业质量
(1)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业质量。(2)能够深入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有效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
 
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能力是指教师在整理分析教学反馈信息基础上,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能力。表现在:调整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习策略。
 
 
 
二、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是高校教学评价应当提倡和重视的评价方式。高校教师专业的独立性、自主性较强,教师的自我评价真实、客观,对改进教师的教学意义更大。
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依照一定的标准对自身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判的能力。
 
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也是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能力。表现在:反思教学目标的能力;反思教学观念的能力;反思教学态度的能力;反思教学内容的能力;反思教学方法的能力;反思教学效果的能力。
 
 
正确运用教学媒介的能力
05
 
 
 
一、教师运用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的运用媒介能力。
教学语言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三种类型。
 
(一)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口头语言表达是教学中运用的最基本的语言形式,分为独白语言表达和对话语言表达两种。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表现为: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表述简明,逻辑性强;抑扬顿挫,具有节奏;风趣生动,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启发思考。
 
(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指教师的课堂板书能力。
 
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获得知识信息,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板书是教师的教学媒介之一。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够以简明的方式揭示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能够突出教学中应当掌握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讲授中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板书常用的类型包括:板书、板演、板画三种。
 
教师的板书能力表现为:
(1)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通常板书表达形式有三种:逻辑要点式、结构图型式、图表演示式。
(2)板书要正确规范、书写美观。
(3)板书既要系统完整,又要简明扼要。
(4)板书的书写和擦拭应适时有序。
 
(三)体态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体态语言或者身体语言,是指借助人们的表情、体态、动作等身体条件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它是教师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深化和补充。
 
教师的体态语言有三种类型:动态无声交流;静态无声交流;有声交流。这三种形式在教学中经常是结合在一起运用的。
 
教师获得体态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用眼达意,注意调控;表情丰富,沟通情感;姿势恰当,讲求风范;情绪饱满,健康心态。
 
 
 
二、教师运用教学技术手段能力
 
教学技术手段也是重要的教学传播媒介。
 
教学技术是指高校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各种物质媒体或物质条件。分为常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两类。
 
常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直观教具,也包括粉笔,黑板,教鞭等教学辅助用具。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包括:图表、黑板画、实物、标本、模型。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递教学信息的各种教学工具。包括幻灯机、电影机,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电子计算机等硬件设施,以及承载教学信息的幻灯片、电影片,录像带、录音带、软盘和光盘等软件工具。现代化教学手段大部分是视听工具,它们比传统的技术手段提供的信息量更大、展示的形象更丰富、更生动,有效地补充了学生的直接知识经验。
 
培养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的能力要求:运用常规教学手段的要求:目的明确,选择使用;准备充分,使用适当;展示清楚,引导观察;演讲结合,提高认识;注意维修,动手制作。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应与常规教学手段结合使用;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方法;合理选择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与讲解、引导、思考结合起来;应当把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
 
 
来源: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ND】
 
 
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