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事迹Company News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事迹

"课程思政"升级与深化的三维向度

发布时间:2021-11-01 17:55:22

 

迎建党百年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海率先启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3月,党中央首次召开以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座谈会,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 当下,“课程思政”已从最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探索,发展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课程思政”已经到了升级改造的关键期。为此,必须从提升认识、审视问题、优化机制等维度持续改进,寻求形式与内容上的新突破。
图片

一、在全局视野中提升认识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 对“课程思政”而言,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原本属性,而是要充分提炼其蕴含的价值基因,通过隐形渗透、元素融合等方式,在专业教学中开展包含精神指引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对“课程思政”的关注,不应单纯局限于教学方法,还要提高政治站位,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加以重视。首先,把握育人高度,“课程思政”是解决教育首要问题的重要举措。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017年,习近平在出席清华大学相关活动时就指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3]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就要把“综合协同育人”作为根本途径。“课程思政”便是顺应此举的创新: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其逻辑思维特点,有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4]。因此,必须从国家长治久安、党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境界,更好地助力于青年成长成才。其次,提高思想深度,“课程思政”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习近平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5] 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现在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中,在知识体系、目标设定、方法选择、过程编排中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教书育人的完美闭环。当前,我们既要高瞻远瞩,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上做好顶层设计,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让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都“沉下来”。“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育人之魂,带来的是更有说服力的育人实效。因此,必须加大“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力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最后,扩大参与广度,“课程思政”是完善“三全育人”格局的关键载体。“三全育人”是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但置于高校实际,依然存在角色缺位、环节脱钩、重心偏移等难题,如何破解?重视课堂主渠道建设是重中之重。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教学是教育的基础。富兰克林把无知识的人比作一个空袋,以此说明:没有智育作基础,就不可能有德育。如果要学生接受一种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摆出充分的事实根据,不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单凭简单的说教引导学生,是不够的。因此,注重课堂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至各门类课程,实现教师队伍的扩充、授课载体的拓展、教育内容的丰富以及讲授方法的创新,这正是“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遍布校园,教师无处不在,将教学活动贯穿学生大学成长全过程,更有利于带动“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

 
图片

二、在关键环节上审视问题

近年来,学界围绕“课程思政”的内涵外延、发展脉络、践行经验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切实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了借鉴参考,但对“课程思政”中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挖掘,应理性审视现实问题。
 
(一)“思政元素”的随意选择,弱化了“课程思政”的学理支撑教育关乎知识,知识关乎课程,任何一门课程受学时等客观条件所限,都无法涵盖本专业的所有知识。因此,“知识选择”是课程建设的首要:既要系统,遵循一定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形成体系,又要精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科知识进行必要提炼,形成思维方法。具体到“课程思政”而言,高校人才培养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素养内涵日趋丰富,标准日趋细化。围绕“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的选择裁定,必须思考:新时代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根本遵循?其中属于知识层面的有哪些?这些知识中又有哪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所无法涵盖的?这些无法涵盖的知识,能否通过其他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弥补,或者通过二者的融合来加以实现?如果弥补或融合都无法实现,是否需要增开新的课程或者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这些问题是“课程思政”在知识选择方面的基本问题。只有进行充分反思和系统研判之后,才能实现从“知识传授”“价值认同”到“能力提升”的转变。但是,部分教师主观上并未深入思考,片面将“思政元素”等同于国家大政方针的“传声筒”。从现有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来看,虽聚焦于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等方面的价值引领,但“思政元素”的选择却越发随意,缺乏深入调查和系统构思,碎片化地植入既使学生感到生硬杂乱,不利于良好认知行为的养成,也弱化了“课程思政”的学理内涵,难以形成价值引领体系。
 
(二)“金课”标准的片面解读,背离了“课程思政”的内容为王当前,各高校正在积极贯彻教育部“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的指示精神,“课程思政”也参与到“金课”的开发与建设之中。但是,“金课”的本质是什么?打造“金课”需要什么条件?面对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浪潮,这种问题意识就显得弥足珍贵。受实用主义教学观影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多数大学将是否受学生喜爱作为衡量“金课”的重要指标。以“课程思政”为例,为吸引学生注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遭到曲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转学习等悄然兴起,甚至成为“亮点”。为赢得学生好感,刻意营造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事实上,与学科知识激发的深度好奇相比,丰富的教学方式与愉悦的教学氛围往往只会激起浅层兴趣,难以持久。马克思就曾教导年轻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6]P26 也就是说,学习动机产生于对战胜难题的渴望及攻坚克难的体验。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其主流的教学理念认为,学术与娱乐截然不同,专业课程看重的是教师学识,而非才艺,教师不应在课堂上做取悦学生之事。因此,把握住“讲什么”和“怎么讲”才是“金课”的精髓。课堂上鸦雀无声并非就是“水课”,课堂上热闹非凡也并非就是“金课”。不得不承认,当下“课程思政”依然掺杂着“形式大于内容,结构大于功能”的急功近利之风。事实上,“金课”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注重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更需要长期绵延式的积累、润物细无声式的研磨,寄希望于各种教学方式、手段的更新,而忽视对内涵的深化,就会出现“运动一过,工作如初”的尴尬窘相。
 
(三)传统德育的惯性思维,混淆了教师的育德意识传统德育继承了理性主义者对道德持有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倾向,认为道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范化行为体系,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做系统的归纳、整理、示范与传授,将教师的人治与规则的法治相结合,“课程思政”也遵循同样逻辑。但是,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强制性与青年成长的特殊性、自发性之间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简单割裂的认识观,面对生机勃勃的青年时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一方面,因过于注重理性,很容易陷入知性主义的窠臼。当下“课程思政”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实施计划中,都将思想道德作为知识来传授,这无可厚非,但传授后的跟踪、观察等后续培养却颇为乏力。这隐藏了一个重要惯性偏差,即预设了“知行必然合一”,认为知道就必然能做到。事实上,“知善”与“行善”截然不同,内在情感驱动、外在实践体验都会对“行善”产生影响。此外,受进步主义影响,传统德育预设了学生道德发展必然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反映在“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中,便是通过定期集中授课,增强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思想道德素养显著提升。但事实上,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并非线性。研究表明:道德更高程度发展的前奏,往往是道德的大幅退化。正所谓“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如叛逆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都是发展的必由阶段。因此,能否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认知自我的空间,这也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四)“后真相”时代的持续发酵,加大了学生的认同难度作为近年来的热词,“后真相”意味着主观情感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真相没有被篡改,没有被质疑,但却变得次要。这是因为,自媒体传播所具有的煽动情感等作用已经盖过了事实真相的影响。作为自媒体的主要活动群体,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易塑性,助推了“后真相”时代的持续发酵,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课程思政”价值观念的构建基础。虽然大部分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有意探寻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交融点,但受“后真相”时代影响,大学生已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权威解读,“网络一代”珍视自由的个性,在认识领域表现为自主寻找答案,不能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无论是育德还是育智,当教师在课堂上诠释意识形态的学理性和价值性时,学生却倾向于作另类化、标新式的解读,从各自立场“阐释”出他们眼中的“事实”,以跳出权威对客观事实的“垄断”。这种“没有事实、只有诠释”的认知主义倾向,尽管有助于创新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但却助长了主观主义风气。从心理学上看,“后真相”时代营造了明显情绪化的虚拟空间:注重主观化、易变性的内心体验,缺乏持久稳定、内因含蓄。在自媒体网络的助推下,虽能畅快淋漓地自由表达,但也涌现出大批不明真相、群情激昂的“吃瓜群众”。这种“真相让位于激情”的做法,映射出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化,思想政治教育被错误地置于个体追求独立自由成长的对立面。拒绝参与政治生活的叛逆心理,割裂了现实世界中个体与政治生活的关系,弱化了政治情感的构建,与“课程思政”实现思想引领的要求背道而驰。
 
(五)课程编制的标新立异,扰乱了“课程思政”的体系构建知识选择的系统性,决定了任何课程的构建目标,都不是单打独斗的“一门课”,而是设计合理、知识完备的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的轻重缓急,只有在全局中才能深刻把握,而课程编制便是体系构建的基础,实质是预期教育结果结构化、序列化和现实化的过程。就“课程思政”建设而言,由于缺乏统一的编制标准,造成了体系内部的关系混乱。一方面,“分类课程”与“综合课程”难以互补。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开展“课程思政”,往往从学科自身构建“思政元素”,虽深入浅出,却易出现知识割裂。为避免此类现象,许多高校在分类课程的基础上,又开设了诸如“大国系列”等综合课程,力求以整体视角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但是如何实现“1+1>2”的效果?从目前来看,由于缺乏系统布局,造成“思政元素”的重复或遗漏:一些知识点在不同课堂被反复提及,而另一些知识点却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标准不一。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灵魂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属于“国家课程”,不仅要严格遵循统一的教学大纲,使用系统规范的唯一教材,还要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督导检查。因此,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是否足够适应意识形态建设需求?是否还要高校自筹资源,增设新的“校本课程”?以“大国系列”为例,这些课程是否和“国家课程”一样有着严格的审核标准?是否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规范?如果没有,却将其纳入必修课程之列,是否妥当?这些问题绝不是高校自身,或者几个高校之间可以协商解决的,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
图片

三、在融合机制上深度优化

迎建党百年

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均存在知识体系的差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7] 因此,画好“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的“同心圆”,煲好富含“思政之盐”的“育人汤”,既有赖于授课教师“掌好勺”,又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配好方”,更要学校各方“搭好灶”,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心态,在融合机制上深度优化。

 

(一)秉承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相结合的课程理念任何课程体系的构建,都存在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两种价值取向。学术逻辑强调知识本质的探索,社会逻辑则凸显社会需求,虽侧重不同,但对“课程思政”而言,均不可或缺:既不能被社会牵着鼻子走,导致学术殿堂茫然浮躁,也不能只低头看路,不抬头望天。只有以术入道,以道驭术,才能在学生高度认同中引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8]P377 虽然卓越人才素养可多角度解读,但无论何种分析,都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素养,浓厚的家国情怀,离不开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这一角度看,“课程思政”更能激发学生共鸣。因此,必须注重术道结合,重新系统梳理:人文社科类应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8]P340 自然科学类要注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贯穿渗透,既要点明我们“打江山”的差距追赶,也要指出我们“守江山”的压力挑战。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9] 要真正从促进人才培养的维度,构建起针对性、立体化、创新性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二)深化课程教学与专业育人相结合的学理内涵传道与授业、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无不体现大学课堂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如何针对不同专业,找准最佳契合点,实现专业育人与教学目标的融通?一方面,要把握主线。育人元素千千万万,但宜精不宜多,在丰富种类的同时,更应思考,每门“课程思政”应遵从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共性的基本原则又在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全面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以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10],如何引领学生践行“终身学习”,领会“多样化需求”的精神实质,并从中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实现从内容扩展向方法论提升的转变,即“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11] 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物理不仅仅是试验和数学描述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它是概念和范畴变更、革新的过程。因此,建设初期可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合作,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但系统升级后,更应静下心来思考:这门课程提出了哪些新的概念,能使学生在认识层面有所提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同,“课程思政”应充分结合专业知识,“点拨”马克思主义“怎么看”“如何用”?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更好地认识自身,从实践中寻找解决思想困惑的方法。此外,要总结经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思维考量,其原理机制的深化,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从高等教育学,大学课程构建理论中,分析总结“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律:哪些方面必须遵循?哪些方面可以有所创新?这样“课程思政”的升级发展,才会有章法可寻,其创新也呈常态。

 

(三)创新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相结合的话语体系马克思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2]P161 作为当代“掌握群众”的深层次力量,“课程思政”的升级打造属于自身的话语体系是应有之义,既要吸收借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成果,又要保留自身底色,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科学设置议题,增强话语内容的涵摄力。习近平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 事实上,严肃性和思想性是首要,而亲和力和针对性,也绝非肤浅化、低俗化。要杜绝为达到教学效果,巧立名目。不用夸大历史曲折损害学生信念,不用似是而非理论误导学生思想,真正把关注点聚焦在话语内涵的解释力和分析力上,把课堂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讲清楚,“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 。其次,创新话语形式,注重设置型话语转换。设置型话语突出话题的切入,意在启发思维,达到交流交融的目的。在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的今天,只有增强话题设置能力,将世界的真实与个人具体情况相结合,用当代中国成就鼓舞学生自信,用切问近思增强学生本领,才能揭示各种错误思潮的虚假,给学生更多的“冲击力”,让课堂教学既有学术味,又有生动性,实现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的深度交融。最后,优化话语情境,提升话语接受实效。作为话语情境的建构者,专业教师要有意识提升自身的话语魅力,不能只满足成为有学术造诣的专家,更要主动了解学生的认识习惯和思维特性,为教学话语内容的构建及传导方法的创新提供借鉴。

 

(四)构建经验思维与大数据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对社会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人感叹:数据是新的石油,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13]。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课程思政”可以达到对听课学生全覆盖、无死角的关注。以往的随机抽样并非代表“总体”,甚至和“真相”相距甚远,大数据给了教师一个关注“总体”的机会,可充分实施因材施教:既注重“横向培养”,依据自身办学特色、针对不同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又加强“纵向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理论诉求。借助大数据,可以牢牢抓住“课程思政”建设中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关键少数”,有意识地在知识选择上提升层次,解决他们理论诉求“不止渴”,更好地发挥朋辈引领和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更多地关注“是什么”而非“为什么”?其预测可能导致学生不是因“做过什么”而是因“将要做什么”受到教师的提前干预,造成学生的叛逆心理,给教学实效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不能被数据“牵着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核心,紧密结合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整体考量“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事实上,无论具体哪一门课程,其共同点均是学术理论与意识形态的完整统一,在专业知识的诠释中展现理论逻辑和学术价值的魅力。因此,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这一特点,才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既不会以学术性取代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会单纯地把价值引领看作政治宣讲。

 

(五)完善指标约束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组织保障持续改进的组织保障,是激发“课程思政”内生动力的前提。首先,完善理念引导。高校的管理者即引导者,对“课程思政”的升级改造,要牢固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学习,分析当下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课程思政”的操作规范,系统挖掘和梳理学科的“思政元素”,使一线广大教师可学可操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育人,提供基本遵循。其次,落实定岗明责。“课程思政”的升级深化,“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 要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主题党日、理论学习,推动建设理念在全体教职工全覆盖、建设思路在全体教职工中全研讨、建设措施在全体教职工中全落实的局面。同时,制定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落实考核细则,并同教师的教学业绩考评相挂钩,对教师出现的失责问题,予以追究,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真正使“课程思政”建设升级有抓手、落实任务可操作、持续推进见成效。最后,构建动态评估。既要拓宽客体的覆盖范围,不能单纯以学生“抬头率”为核心,要把学生的“欢迎度”、专家的“评价度”和社会的“反响度”统统纳入授课实效的评估指标中,作为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依据,又要强化主体的优胜劣汰,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系统、教务系统等相关部门在“课程思政”推进中的贡献情况,请一线教师作裁判,打分点评,促使各部门整改落实,从而打通专业教师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渠道,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来源: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迎建党百年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海率先启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3月,党中央首次召开以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座谈会,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 当下,“课程思政”已从最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探索,发展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课程思政”已经到了升级改造的关键期。为此,必须从提升认识、审视问题、优化机制等维度持续改进,寻求形式与内容上的新突破。
图片

一、在全局视野中提升认识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 对“课程思政”而言,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原本属性,而是要充分提炼其蕴含的价值基因,通过隐形渗透、元素融合等方式,在专业教学中开展包含精神指引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对“课程思政”的关注,不应单纯局限于教学方法,还要提高政治站位,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加以重视。首先,把握育人高度,“课程思政”是解决教育首要问题的重要举措。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017年,习近平在出席清华大学相关活动时就指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3]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就要把“综合协同育人”作为根本途径。“课程思政”便是顺应此举的创新: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其逻辑思维特点,有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4]。因此,必须从国家长治久安、党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境界,更好地助力于青年成长成才。其次,提高思想深度,“课程思政”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切入。习近平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5] 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体现在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中,在知识体系、目标设定、方法选择、过程编排中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教书育人的完美闭环。当前,我们既要高瞻远瞩,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上做好顶层设计,也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让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都“沉下来”。“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育人之魂,带来的是更有说服力的育人实效。因此,必须加大“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力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最后,扩大参与广度,“课程思政”是完善“三全育人”格局的关键载体。“三全育人”是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但置于高校实际,依然存在角色缺位、环节脱钩、重心偏移等难题,如何破解?重视课堂主渠道建设是重中之重。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教学是教育的基础。富兰克林把无知识的人比作一个空袋,以此说明:没有智育作基础,就不可能有德育。如果要学生接受一种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摆出充分的事实根据,不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单凭简单的说教引导学生,是不够的。因此,注重课堂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至各门类课程,实现教师队伍的扩充、授课载体的拓展、教育内容的丰富以及讲授方法的创新,这正是“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遍布校园,教师无处不在,将教学活动贯穿学生大学成长全过程,更有利于带动“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

 
图片

二、在关键环节上审视问题

近年来,学界围绕“课程思政”的内涵外延、发展脉络、践行经验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切实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了借鉴参考,但对“课程思政”中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挖掘,应理性审视现实问题。
 
(一)“思政元素”的随意选择,弱化了“课程思政”的学理支撑教育关乎知识,知识关乎课程,任何一门课程受学时等客观条件所限,都无法涵盖本专业的所有知识。因此,“知识选择”是课程建设的首要:既要系统,遵循一定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形成体系,又要精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科知识进行必要提炼,形成思维方法。具体到“课程思政”而言,高校人才培养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素养内涵日趋丰富,标准日趋细化。围绕“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的选择裁定,必须思考:新时代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根本遵循?其中属于知识层面的有哪些?这些知识中又有哪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所无法涵盖的?这些无法涵盖的知识,能否通过其他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弥补,或者通过二者的融合来加以实现?如果弥补或融合都无法实现,是否需要增开新的课程或者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这些问题是“课程思政”在知识选择方面的基本问题。只有进行充分反思和系统研判之后,才能实现从“知识传授”“价值认同”到“能力提升”的转变。但是,部分教师主观上并未深入思考,片面将“思政元素”等同于国家大政方针的“传声筒”。从现有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来看,虽聚焦于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等方面的价值引领,但“思政元素”的选择却越发随意,缺乏深入调查和系统构思,碎片化地植入既使学生感到生硬杂乱,不利于良好认知行为的养成,也弱化了“课程思政”的学理内涵,难以形成价值引领体系。
 
(二)“金课”标准的片面解读,背离了“课程思政”的内容为王当前,各高校正在积极贯彻教育部“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的指示精神,“课程思政”也参与到“金课”的开发与建设之中。但是,“金课”的本质是什么?打造“金课”需要什么条件?面对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浪潮,这种问题意识就显得弥足珍贵。受实用主义教学观影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多数大学将是否受学生喜爱作为衡量“金课”的重要指标。以“课程思政”为例,为吸引学生注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遭到曲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转学习等悄然兴起,甚至成为“亮点”。为赢得学生好感,刻意营造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事实上,与学科知识激发的深度好奇相比,丰富的教学方式与愉悦的教学氛围往往只会激起浅层兴趣,难以持久。马克思就曾教导年轻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6]P26 也就是说,学习动机产生于对战胜难题的渴望及攻坚克难的体验。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其主流的教学理念认为,学术与娱乐截然不同,专业课程看重的是教师学识,而非才艺,教师不应在课堂上做取悦学生之事。因此,把握住“讲什么”和“怎么讲”才是“金课”的精髓。课堂上鸦雀无声并非就是“水课”,课堂上热闹非凡也并非就是“金课”。不得不承认,当下“课程思政”依然掺杂着“形式大于内容,结构大于功能”的急功近利之风。事实上,“金课”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注重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更需要长期绵延式的积累、润物细无声式的研磨,寄希望于各种教学方式、手段的更新,而忽视对内涵的深化,就会出现“运动一过,工作如初”的尴尬窘相。
 
(三)传统德育的惯性思维,混淆了教师的育德意识传统德育继承了理性主义者对道德持有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倾向,认为道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范化行为体系,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做系统的归纳、整理、示范与传授,将教师的人治与规则的法治相结合,“课程思政”也遵循同样逻辑。但是,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强制性与青年成长的特殊性、自发性之间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简单割裂的认识观,面对生机勃勃的青年时往往显得苍白无力。一方面,因过于注重理性,很容易陷入知性主义的窠臼。当下“课程思政”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实施计划中,都将思想道德作为知识来传授,这无可厚非,但传授后的跟踪、观察等后续培养却颇为乏力。这隐藏了一个重要惯性偏差,即预设了“知行必然合一”,认为知道就必然能做到。事实上,“知善”与“行善”截然不同,内在情感驱动、外在实践体验都会对“行善”产生影响。此外,受进步主义影响,传统德育预设了学生道德发展必然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反映在“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中,便是通过定期集中授课,增强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思想道德素养显著提升。但事实上,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并非线性。研究表明:道德更高程度发展的前奏,往往是道德的大幅退化。正所谓“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如叛逆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都是发展的必由阶段。因此,能否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认知自我的空间,这也是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四)“后真相”时代的持续发酵,加大了学生的认同难度作为近年来的热词,“后真相”意味着主观情感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真相没有被篡改,没有被质疑,但却变得次要。这是因为,自媒体传播所具有的煽动情感等作用已经盖过了事实真相的影响。作为自媒体的主要活动群体,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易塑性,助推了“后真相”时代的持续发酵,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课程思政”价值观念的构建基础。虽然大部分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有意探寻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交融点,但受“后真相”时代影响,大学生已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权威解读,“网络一代”珍视自由的个性,在认识领域表现为自主寻找答案,不能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无论是育德还是育智,当教师在课堂上诠释意识形态的学理性和价值性时,学生却倾向于作另类化、标新式的解读,从各自立场“阐释”出他们眼中的“事实”,以跳出权威对客观事实的“垄断”。这种“没有事实、只有诠释”的认知主义倾向,尽管有助于创新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但却助长了主观主义风气。从心理学上看,“后真相”时代营造了明显情绪化的虚拟空间:注重主观化、易变性的内心体验,缺乏持久稳定、内因含蓄。在自媒体网络的助推下,虽能畅快淋漓地自由表达,但也涌现出大批不明真相、群情激昂的“吃瓜群众”。这种“真相让位于激情”的做法,映射出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化,思想政治教育被错误地置于个体追求独立自由成长的对立面。拒绝参与政治生活的叛逆心理,割裂了现实世界中个体与政治生活的关系,弱化了政治情感的构建,与“课程思政”实现思想引领的要求背道而驰。
 
(五)课程编制的标新立异,扰乱了“课程思政”的体系构建知识选择的系统性,决定了任何课程的构建目标,都不是单打独斗的“一门课”,而是设计合理、知识完备的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的轻重缓急,只有在全局中才能深刻把握,而课程编制便是体系构建的基础,实质是预期教育结果结构化、序列化和现实化的过程。就“课程思政”建设而言,由于缺乏统一的编制标准,造成了体系内部的关系混乱。一方面,“分类课程”与“综合课程”难以互补。很多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开展“课程思政”,往往从学科自身构建“思政元素”,虽深入浅出,却易出现知识割裂。为避免此类现象,许多高校在分类课程的基础上,又开设了诸如“大国系列”等综合课程,力求以整体视角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但是如何实现“1+1>2”的效果?从目前来看,由于缺乏系统布局,造成“思政元素”的重复或遗漏:一些知识点在不同课堂被反复提及,而另一些知识点却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标准不一。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灵魂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属于“国家课程”,不仅要严格遵循统一的教学大纲,使用系统规范的唯一教材,还要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督导检查。因此,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是否足够适应意识形态建设需求?是否还要高校自筹资源,增设新的“校本课程”?以“大国系列”为例,这些课程是否和“国家课程”一样有着严格的审核标准?是否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规范?如果没有,却将其纳入必修课程之列,是否妥当?这些问题绝不是高校自身,或者几个高校之间可以协商解决的,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
图片

三、在融合机制上深度优化

迎建党百年

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均存在知识体系的差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深度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7] 因此,画好“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的“同心圆”,煲好富含“思政之盐”的“育人汤”,既有赖于授课教师“掌好勺”,又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配好方”,更要学校各方“搭好灶”,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心态,在融合机制上深度优化。

 

(一)秉承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相结合的课程理念任何课程体系的构建,都存在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两种价值取向。学术逻辑强调知识本质的探索,社会逻辑则凸显社会需求,虽侧重不同,但对“课程思政”而言,均不可或缺:既不能被社会牵着鼻子走,导致学术殿堂茫然浮躁,也不能只低头看路,不抬头望天。只有以术入道,以道驭术,才能在学生高度认同中引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强调:“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8]P377 虽然卓越人才素养可多角度解读,但无论何种分析,都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素养,浓厚的家国情怀,离不开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这一角度看,“课程思政”更能激发学生共鸣。因此,必须注重术道结合,重新系统梳理:人文社科类应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8]P340 自然科学类要注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贯穿渗透,既要点明我们“打江山”的差距追赶,也要指出我们“守江山”的压力挑战。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9] 要真正从促进人才培养的维度,构建起针对性、立体化、创新性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二)深化课程教学与专业育人相结合的学理内涵传道与授业、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无不体现大学课堂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如何针对不同专业,找准最佳契合点,实现专业育人与教学目标的融通?一方面,要把握主线。育人元素千千万万,但宜精不宜多,在丰富种类的同时,更应思考,每门“课程思政”应遵从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共性的基本原则又在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全面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以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10],如何引领学生践行“终身学习”,领会“多样化需求”的精神实质,并从中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实现从内容扩展向方法论提升的转变,即“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11] 物理学家海森堡曾说:物理不仅仅是试验和数学描述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它是概念和范畴变更、革新的过程。因此,建设初期可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合作,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但系统升级后,更应静下心来思考:这门课程提出了哪些新的概念,能使学生在认识层面有所提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同,“课程思政”应充分结合专业知识,“点拨”马克思主义“怎么看”“如何用”?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更好地认识自身,从实践中寻找解决思想困惑的方法。此外,要总结经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思维考量,其原理机制的深化,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从高等教育学,大学课程构建理论中,分析总结“课程思政”的建设规律:哪些方面必须遵循?哪些方面可以有所创新?这样“课程思政”的升级发展,才会有章法可寻,其创新也呈常态。

 

(三)创新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相结合的话语体系马克思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12]P161 作为当代“掌握群众”的深层次力量,“课程思政”的升级打造属于自身的话语体系是应有之义,既要吸收借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成果,又要保留自身底色,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科学设置议题,增强话语内容的涵摄力。习近平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 事实上,严肃性和思想性是首要,而亲和力和针对性,也绝非肤浅化、低俗化。要杜绝为达到教学效果,巧立名目。不用夸大历史曲折损害学生信念,不用似是而非理论误导学生思想,真正把关注点聚焦在话语内涵的解释力和分析力上,把课堂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讲清楚,“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 。其次,创新话语形式,注重设置型话语转换。设置型话语突出话题的切入,意在启发思维,达到交流交融的目的。在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的今天,只有增强话题设置能力,将世界的真实与个人具体情况相结合,用当代中国成就鼓舞学生自信,用切问近思增强学生本领,才能揭示各种错误思潮的虚假,给学生更多的“冲击力”,让课堂教学既有学术味,又有生动性,实现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的深度交融。最后,优化话语情境,提升话语接受实效。作为话语情境的建构者,专业教师要有意识提升自身的话语魅力,不能只满足成为有学术造诣的专家,更要主动了解学生的认识习惯和思维特性,为教学话语内容的构建及传导方法的创新提供借鉴。

 

(四)构建经验思维与大数据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对社会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人感叹:数据是新的石油,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13]。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课程思政”可以达到对听课学生全覆盖、无死角的关注。以往的随机抽样并非代表“总体”,甚至和“真相”相距甚远,大数据给了教师一个关注“总体”的机会,可充分实施因材施教:既注重“横向培养”,依据自身办学特色、针对不同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又加强“纵向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理论诉求。借助大数据,可以牢牢抓住“课程思政”建设中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等“关键少数”,有意识地在知识选择上提升层次,解决他们理论诉求“不止渴”,更好地发挥朋辈引领和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更多地关注“是什么”而非“为什么”?其预测可能导致学生不是因“做过什么”而是因“将要做什么”受到教师的提前干预,造成学生的叛逆心理,给教学实效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不能被数据“牵着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核心,紧密结合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整体考量“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事实上,无论具体哪一门课程,其共同点均是学术理论与意识形态的完整统一,在专业知识的诠释中展现理论逻辑和学术价值的魅力。因此,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这一特点,才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既不会以学术性取代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会单纯地把价值引领看作政治宣讲。

 

(五)完善指标约束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组织保障持续改进的组织保障,是激发“课程思政”内生动力的前提。首先,完善理念引导。高校的管理者即引导者,对“课程思政”的升级改造,要牢固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学习,分析当下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课程思政”的操作规范,系统挖掘和梳理学科的“思政元素”,使一线广大教师可学可操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育人,提供基本遵循。其次,落实定岗明责。“课程思政”的升级深化,“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 要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主题党日、理论学习,推动建设理念在全体教职工全覆盖、建设思路在全体教职工中全研讨、建设措施在全体教职工中全落实的局面。同时,制定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落实考核细则,并同教师的教学业绩考评相挂钩,对教师出现的失责问题,予以追究,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真正使“课程思政”建设升级有抓手、落实任务可操作、持续推进见成效。最后,构建动态评估。既要拓宽客体的覆盖范围,不能单纯以学生“抬头率”为核心,要把学生的“欢迎度”、专家的“评价度”和社会的“反响度”统统纳入授课实效的评估指标中,作为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依据,又要强化主体的优胜劣汰,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系统、教务系统等相关部门在“课程思政”推进中的贡献情况,请一线教师作裁判,打分点评,促使各部门整改落实,从而打通专业教师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渠道,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来源: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